首页

馨雨美脚

时间:2025-05-28 03:09:04 作者:从“人类社会”转向“人机社会”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城市发展“基因”? 浏览量:93451

5月24日,第十三届民建北大“城市发展论坛”举行。(《中国新闻》报 任德辉 摄)

  “人工智能正深度介入人类生活。人机社会已然到来,曾经以人类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框架,是否仍然适用于当下?”5月24日,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内,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邱泽奇用单独一页PPT抛出这一问题,为第十三届民建北大“城市发展论坛”拉开了帷幕。

  本届论坛以“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”为主题。当天,来自社会学、城市管理、环境科学等不同领域的近百位高校学者齐聚一堂,探讨人工智能正如何推动社会治理、公共服务、环境治理等领域内理论与实践的多重“转向”,重塑城市发展“基因”。

  在邱泽奇看来,传统社会治理的主体与对象都是人,能够形成清晰透明的责任链条,然而,一旦人工智能参与到人类的决策与行为当中,便切断了原有的责任链条,导致责任归属模糊,为社会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  “面对这类挑战,社会治理框架应从‘人类社会’转向‘人机社会’。”邱泽奇建议,应普及“人机契约”,将人机行动者视作一个整体;延伸责任链条,覆盖人工智能应用端与研发端,在保障人工智能有效、可信、可靠的同时,维护人类价值与权益,实现“人机共生”。

  近年来,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,多地城市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按下“加速键”。2025年,北京12345热线将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问题分类、智能标签、回访评价、诉求分析等场景,探索智能审批、交互式办事等服务模式;上海市则聚焦产业发展,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诉求预填预审、“免申即享”等服务,推动惠企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全过程数智化。

  “在人工智能时代,社会治理体系将从行政管理主导的‘压力型’向‘价值共创型’转变。”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表示,应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公共服务的“滴滴”“淘宝”,建立“政府有为、市场有效、社会有信”的城市治理共同体,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富足的社会,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。

  除了公共服务,生态环境也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。长期以来,随着人类的环境观测手段不断升级,所产生的环境数据也呈“爆炸式”增长,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,让巨量环境数据得以被充分利用。

  “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污染管控动态化、污染预报准确快速、污染溯源精准化,推动环境治理范式向‘数据密集型’转变。”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陈琦在论坛上分享了一则案例:四川省德阳、绵阳等城市通过投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,对空气污染精准溯源,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,2024年全年污染预警天数同比减少58天,有效避免污染防治“一刀切”带来的工业产值损失。

  “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成败、更关乎亿万人民的幸福。”民建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陈效逑表示,民建北大“城市发展论坛”自2013年创立以来,每年举办一届,持续关注以城市发展为核心的经济、文化、管理体制等方面问题,凝聚民建会员力量,发挥高校智力优势,形成了近百篇演讲笔录的意见成果,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。(完)(《中国新闻》报 任德辉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走进民企看发展丨庄耀中:创新是基于父辈经验的二次创作

在开幕式的与谈环节,专家学者们围绕《“融”与“活”: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年一代的心里》展开交流对话。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表示,新媒体,新技术的运用,对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。

悬空寺下桃花开 春意浓

从交易类型和模式特点看,涉及同行竞争者的横向集中259件,约占59%;涉及上下游企业的纵向集中183件,约占42%;没有横纵向关系的混合集中117件,约占27%。以股权收购方式的集中为235件,约占54%;以合营企业方式的集中为210件,约占48%;以新设合并、资产收购的集中为27件。

在变化中应对挑战 中国跳水队三主力揭秘巴黎奥运备战

5月16日,菲律宾多艘船只在我黄岩岛邻近海域非法聚集,开展与正常渔业生产作业无关的活动,中国海警加强现场监视取证。菲方船只互相摆拍,展示“这是我们的”旗帜,炮制所谓“宣示主权”活动。

重庆市连续8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

截至当天收盘,上证指数报2950点,涨幅为0.97%;深证成指报8975点,涨幅为0.79%;创业板指报1752点,涨0.36%。

川渝地区1500名“铁人” 竞逐重庆荣昌 演绎“速度与激情”

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,进境出境人员不如实申报健康状况、相关信息或者拒绝接受检疫查验的,由海关责令改正,可以给予警告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;情节严重的,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